慈溪圣爱男科男科专家杨力军副教授在第25个世界无烟日谈禁烟问题-慈溪圣爱男科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慈溪圣爱男科医院 > 媒体报道 >
男科专线:
男科专线

慈溪圣爱男科男科专家杨力军副教授在第25个世界无烟日谈禁烟问题

    文章来源:慈溪圣爱男科医院    浏览量:

慈溪圣爱男科男科男科专家杨力军副教授在第25个世界无烟日谈禁烟问题

2012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5个世界无烟日。本次世界无烟日主题为“烟草业干扰控烟”,口号是“生命与烟草的对抗”。

以下是慈溪圣爱男科男科男科医院杨力军副教授接受记者采访和回答网友关于禁烟的各种问题。

问:吸烟是不是一种疾病呢?

答: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烟草依赖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0)(F17.2,属精神神经疾病),确认烟草是目前对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反复干预。

问:创建无烟环境,是今年的话题,我都吸烟五年了,什么事都没有。

问:吸烟造成的健康损害,具有长期滞后性的特点,也就是说,人们不是一吸烟就得病,而是要经过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潜伏期才会得病。而且,每个人的体质是有差异的,烟草确实夺去了许多人的生病,英国作了一项五十年的研究表明,三个人吸烟最后两个人死于烟草,问问您是哪一个。

问:二手烟和一手烟到底哪个更厉害?

答:吸二手烟更厉害。二手烟雾与吸烟人本人吸入的烟雾相比,很多致癌和有毒化学物质浓度更高。而且呼吸二手烟雾即使是很短的时间,也会马上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而且,二手烟雾包含很多能够迅速刺激伤害呼吸道内膜的物质,即使短暂的接触,也会导致健康人上呼吸道损伤的,使哮喘患者发作更频繁,并且更严重。有研究表明,在家中或公众场合,接触二手烟雾不吸烟者,发生心脏病的风险提高25%—30%。发生肺部疾病的风险提高了20%—30%。所以说,二手烟对人群健康危害严重,尤其是对儿童和妇女危害更严重。

问:为什么戒烟会出现一些明显症状?

答:戒烟后血液中尼古丁浓度减低,加上心理上,行为习惯的原因会出现渴望吸烟、头晕目眩、胃部不适、便秘、紧张、易激惹、注意力不能集中、抑郁及失眠等症状,医学上称之谓戒断症状群。这些症状在戒烟后2~3周后可迅速消失。

问:我下了决心真想戒烟,可一戒烟就觉得浑身不对劲,倒像得病了似的。

答:烟中含有的尼古丁是一种成瘾性的物质,在形成烟瘾的人的血液中尼古丁是维持一定水平的,如果达不到这一水平,就会感到不舒服。尼古丁具有精神活性和强化性,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促使吸烟者重复使用尼古丁而不能自拔。小剂量尼古丁可使神经中枢系统兴奋,即所谓提神,实上是一种毒性反应,大剂量则会产生先兴奋后抑制甚至死亡的反应。尼古丁的成人致死量为40至60毫克。人戒烟后,由于机体缺乏了尼古丁的刺激,要自身调整到新的平衡,恢复正常健康的代谢机能,开始可能会不适应,就会出现戒断症状。正是由于戒断症状的出现,使戒烟者产生了生病的错觉。戒烟症状实际上只是机体的一种短暂的生理反应,是机体进行健康的调整,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的

问:我爷爷90多岁了,吸烟比较凶,但长寿。他常说寿命长短和吸烟没有关系,是这样的吗?主要是看心情是不是好,他吸烟的时候就很开心。

答:谈吸烟和戒烟对寿命的影响,我首先先介绍一个英国的大规模的流行病理学研究:1950年,英国学者DOLL和HILL首先揭示了吸烟和肺癌的关系,引起了人们对吸烟和疾病的广泛关注。19世纪的英国,吸纸烟并不普遍,当时出生的吸烟人群普遍开始吸烟年龄较晚。20世纪上半期,吸烟在男性中开始流行,许多出生在1900到1930年的医生从年轻起就开始吸烟,其中相当一部分终生持续吸烟;1950年后英国掀起了戒烟运动,吸烟者明显减少,有不少年轻时吸烟的医生在1950年后戒烟。这使得DOLL等自1951年起对男性英国医生进行的长达50年的前瞻性研究能观察到长期吸烟以及戒烟对健康的影响。DOLL等于1954年初步观察3年后发现随着烟草消费量的增加,肺癌的死亡率稳定而显著的增加,其他疾病的死亡率则暂时没有差异。烟草对死亡率的影响需要几十年才能充分显现,1994年研究发现有一半的规律吸烟者死于他们的习惯,2004的报告中尽管作者谨慎地坚持以前的结论,但事实上已经发现在某些人群这一数字是2/3,而且发现平均起来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早约10年死亡,60、50、40或30岁时戒烟分别可赢得约3、6、9或10年所以说,寿命长短和吸烟是有关系的。

问:女性吸烟危害更大,是这样吗?有哪些表现呢?我是女孩,心烦的时候也抽烟,不多。

答:众所周知,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很多女性都不知道,一个女人如果和男人每天抽一样多的烟,那么女性得肺癌的概率是男性的3倍,肺功能的衰退也比男人厉害;吸烟女性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几乎是男性的2倍。女性的生理特性决定了她们比男性更容易罹患吸烟引起的各种疾病。吸烟对女性的生育能力有很大的危害。吸烟与不吸烟的妇女相比,患不孕症的可能性要高2.7倍;吸烟妇女发生宫外孕的危险性要比不吸烟妇女高40%。所以,在美国提出了“如果你怀孕,请马上戒烟”的口号。孕妇不但不能吸烟,还应避免到烟雾较多的场所去。吸烟还会导致痛经的发生,使妇女的绝经期提前1—3年。对于女性来说,吸烟所导致的疾病还不止于此。比如,吸烟还会导致骨质疏松。研究表明,成年后仍继续吸烟的女性,骨重量指数比不吸烟者平均低5%—10%。再比如,吸烟并服避孕药的妇女更易患心脏病,发生心肌梗塞的几率也要比一般女性要高200%。此外,吸烟20年以上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将增加30%,吸烟30年以上者,这一危险就增加了60%;吸烟妇女患子宫颈癌的危险性比不吸烟妇女增加了3.4倍;吸烟还使妇女患功能性卵巢囊肿的危险增加了1倍。这一切足以说明:烟草对女性来说,无异于魔鬼一样,吞噬着她们的健康。很多女性以为吸烟是美的,其实吸烟可以加速女性的衰老,让她们体内的雌激素分泌减少,嘴唇和眼角过早地出现皱纹、牙齿发黄、皮肤粗糙、失去富有弹性丰润的外表,哪里还有一点美丽可言?

问:听说吸烟的人容易感染爱滋病,是这样吗?

答:每喷烟雾中含有4000多种化学物质,包含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苯并芘等,这些物质可以作用到机体所有的器官和系统,引起相应的疾病。所以,吸烟多年的人常并发一些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这个时候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会增大。因为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和性途径、母婴传播等方式,在同等情况下,可以说,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患艾滋病的风险要大。

问:能谈一下怎么避免吸二手烟,我家里烟民比较多。

答:家庭、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都是接触二手烟的地方。2010年的世界无烟日,卫生部发出了“禁烟令”,规定自2011年1月起,中国内地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近十几年来我国持续开展多项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活动,包括无烟学校的创建、无烟医院的创建等。如果在家里,最好让吸烟者到室外通风的地方吸烟,如果他们一定要在某一个房间吸烟的话,一定要开窗户,其实最好的就是要劝家里人戒烟。

问:我是一个老烟民,吸了二十几年了,已经上瘾了,怎样才能戒烟呢?试了几次,都失败了。

答:吸烟者对烟草的依赖包括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所以戒烟是对烟草依赖的一种综合治疗。

问:我是IT工作者,每天不吸2包烟就工作不下去,编程序也经常出错,怎么办?有没有比较好的香烟替代品、药品什么的?

答:您所遇到的是戒烟过程中非常常见的现象,是一种戒烟症状,随着戒烟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减低并消失。您可以用一些戒烟辅助药,可以帮助您减轻这种症状,但没有万灵丹,戒烟过程中毅力是必须的。目前WHO建议的戒烟辅助药中,一线药物包括盐酸安非他酮、尼古丁贴片、尼古丁口胶、尼古丁鼻喷剂和尼古丁吸入剂五种药物,后四种均为尼古丁制剂,采用的是尼古丁替代疗法,其中尼古丁贴片的效果最好、最稳定,其次是口胶,鼻喷剂和吸入剂效果稍差。尼古丁舌下含片为新的剂型。戒烟二线药物是指在一些药物无效时临床医生可采纳的药物,包括可乐定和去甲替林。目前在我们门诊,有尼古丁贴片和尼古丁舌下含片以及盐酸安非他酮,可以帮助吸烟者戒烟。

问:我一不吸烟就烦燥、焦虑,有没有相应替代品,可以让我心情好一点,还不损害身体。

答:建议使用戒烟辅助药,我前面已经提过,可以不损害您的身体,还可以让戒烟过程变得容易一些。

问:为什么有些人长期吸烟,80、90岁了还依旧健康,有些人只是被动吸烟,却很早就得上肺癌的疾病?

答:因为吸烟致病有个体差异。刚刚已经提到,三个人吸烟,二个人会死于烟草,那么其中的一个人会不得病,但目前并不清楚什么样的人吸烟会不得病。有些人只是被动吸烟,很早却得病,可能是因为这些人对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比较敏感。

问:我的肺部因为长期吸烟有点发黑了,怎么办?现在戒烟还来得及吗?我吸烟10年了。

答: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刚刚提到的英国的研究发现,60、50、40或30岁时戒烟分别可赢得约3、6、9或10年的期望寿命。而且,戒烟15年之后,患各种致死性疾病的风险可以降到不吸烟者的水平。所以说,您现在戒烟完全来得及。

文章来源

更多关注:
更多关注
更多关注
本站疾病常识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的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如需详细咨询可直接进入在线咨询,如医生忙线,可直接将问题留言。预约、电话咨询可拨打24小时男科专线:
医院地图
  • 温馨提示:男科健康咨询请点击>>在线医生进行交流!
  • 24小时男科专线:
  • 慈溪圣爱医院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新江路243号
  • 陕西省慈溪市慈溪圣爱男科医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20 粤ICP备10222133号-45
  •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         
  • 更多